首页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省考公务员真题贵州公务员考试真题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
西瓜

文档

14174

关注

0

好评

0
PDF

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

阅读 685 下载 862 大小 709.79K 总页数 15 页 2023-05-20 分享
价格:¥ 1.00

热门文档

下载文档
/ 15
全屏查看
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
还有 1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5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所有文档标识价格只是收集/整理所需费用,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版权归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文档仅供阅读交流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阅读交流使用,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版权等,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联系QQ362527402。
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2010年贵州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答案及解析来源:F整理:杨柳(微信:gwy288)原数列:1656132250(416)后项减去前项:104076118(166)后项减去前项:303642(48)为等差数列1、故正确答案为C。456789b2、原数列可转化成4、6、8、10、12、14、a:其中分子4、5、6、7、8、9、b是等差数列:分母4、6、8、10、12、14、a也是等差数列.因此a=16,b=10故正确答案为B。原数列-26-10后项减去前项8-1632-64为等比数列3、故正确答案为C。4、前两项之积,用等差数列修正,等于第三项。具体规律为3×2-2=4,2×4-3=5,4×5-4=16,因此下一项为5×16-5=75。故正确答案为D。5、原数列是一个递推数列,递推公式为4n+2=2am+an+1(n21),即2=2×1+0,2=2×0+2,6=2×2+2,10=2×2+6,()=2×6+10=22故正确答案为C。6、原式=(1-113200920091×(1-324320092008、200920111201020092009201020102012010=4020故正确答案为D。7、设去吃饭的人数为m,根据已知有50×7≤18Xm<50×8,解之得m=20、21或22.故正确答案为C。8、5名职员选出2名的方法数为C号=10,全是男职员方法数为1,只有一名男职员方法数为C号×C}=6,则概率为10=70%1+6故正确答案为B。9、设需要5%的食盐水m克,则有m×5%+(900-m)×20%=900×15%,解得m=300.公式:两溶液混合,分别设两溶液质量为Mh、M,浓度为C、C,混合后浓度为C,则有混合公式:故正确答案为C。10、如下图,三个正方体成“品”字摆放即可。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故正确答案为C。6611、设船速为m,则根据已知有m一4+m十4=2,解之得m=8公里/小时,所以船逆流航行与顺流航行的速度之比为(8-4):(8+4)=1:3。故正确答案为A。12、解析一:因为分针每60分钟转一圈360度,所以每分钟转6度,而时针每60分钟转30度,每分钟转0.5度,所以设经过m分钟后分针和时针第一次垂直,则有(6-0.5)×m=90度,设经过n分钟后分针和时针再一次重合,则有(6-0.5)×n=360度,n-m=270÷(6-0.5)≈49分钟。解析二:假定时针不动,则时针分针从第一次垂直到第二次垂直的时间间隔为45分钟,根据公式,所求时间为故正确答案为C。公式,T=万+石×立,其中T为题目待求实际时间,T为静止时间,即假定时针不动,分针与时针到达目标状态所需时间。413、根据己知,每斤什锦糖的价格为4×15+5×13.5+6×10)×80%÷15=10元,其中包含奶糖比例为15,所以<11575故正确答案为A。14、由题意可知:86408640=720件=480件A厂每天可生产上衣12每天可生产裤子1867206720B厂每天可生产上衣16-420件,每天可生产裤子14=480件要使产量最高,可安排A厂主要生产上衣,B厂只生产裤子,设A厂每月用m天生产上衣,剩余30一m天生产裤子,B厂整月生产裤子,可列方程720m=480(30+30-m),解得m=24。故最多可生产24×720=17280套运动服。故正确答案为C。15、设小正方形的边长为,则大正方形的边长为+2,依题意有t+2)×(+2)-1×t=20,解之得=4厘米,所以故正确答案为C。16、此题为实词填空题。由题干可知,括号内的词语应该与“应用”相搭配,选项C“普及”不符合搭配习惯,予以排除。从词义上来讲,“广泛”指涉及的方面广、范围大,普遍:“深入”指研究、思考深刻、透彻:“全面”指完整、周密。根据语境,“广泛”最为恰当。故正确答案为A。17、此题为实词填空题。根据题干后面的“压垮”一词即可得出答案:只有“重物”才会给人的身体造成负担,因此,“重量”最合适。其他三项均不符合语境,予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A。18、此题为实词填空题。题干主要讲的是目前荒漠化扩张使原本有限的生存空间不断减少的状况。选项中,“占据”和“损害”体现不出逐步的过程,排除B、C项:“侵蚀”是逐渐侵害使变坏:“蚕食”是像蚕吃桑叶那样,比喻逐步侵占。根据语境,选择“蚕食”更为恰当。2-获取试卷更新,请关注公众号:gwyeasy(公务员考试挺简单),一个上岸考生分享经验和答疑的平台。故正确答案为D。19、此题为实词填空题。由“为其加入了休闲的元素”可知,牛仔装发生了改变,这种改变应当是“改进”的结果。“引入”和“修饰”显然不符合文意:“改装”的意思是改变原来的装束或装置,也不符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D。20、此题为成语填空题。题干想要表达的是在物价上涨的时代,靠着七万美元的补偿,家庭生活并不会太富足,只可维持正常水平几年。强调的是生活状况。A项为强干扰项。“高枕无忧”是指垫高了枕头睡觉,无忧无虑,比喻平安无事,不用担忧,也可比喻放松警惕。是指摆脱了危险,不用再去担心会遇到什么危险。而题干中说的主要是工人的赔偿金与他们的生活,与“危险”无关,故“高枕无忧”用在此处不合语境:B项“一劳永逸”指辛苦一次,把事情办好,以后就不再费事了。题干中说的是工人获得7万赔偿金,没有体现“劳”的意思,因此排除B项:C项“丰衣足食”是指吃的穿的都很丰富充足,形容生活富裕。符合语境:D项“为所欲为”是贬义词。本指做自己想做的事。后指想干什么就干什么。任意而为,强调干的事。不符合语境,子以排除。故正确答案为C。21、此题为实词填空题。先看第一个空。“事情”本身并不能产生恐惧,只能是事情让人“产生”了恐惧这种情绪,因此排除C项“产生”。再看第二个空。根据语境语意,恐惧是“我们被自己吓住了”,可知恐惧来自于人自身的想象。A项“经历”说的是人们亲身做过或遭遇过的事,人们通常只对未知的事物感到恐惧,人们并不会对“经历”感到恐惧,因此排除A选项:“幻觉”是指没有外在刺激而出现的虚假的感觉,在病态的情况下才会出现幻觉,用在此处明显不合适,因此排除B项。故正确答案为D。22、此题为实词填空题。多个词语的选词填空题适合采用排除法。第二空中,对于文化资源稀缺的城市而言,城市文化的建立需要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弘扬”意为发扬,是对原有事物的发扬光大,与句意不符,排除A:“涵养”是指滋润养育,与“文化”不搭配,排除B。第一空中,“彰显”意为充分显示:“提炼”比喻对某种事物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加工、提高。对于文化资源丰富的城市,并不是所有的文化资源都可以作为文化特色进行利用,而是要有一个选择加工的过程,故“提炼”更贴合文意。故正确答案为D。23、此题为实词填空题。题干讲得是匈奴、契丹等游牧民族在中原建立了政权,但是后来这些政权都不复存在了。由此可知,这些政权是“曾经”存在过的,第一个空格内需要填入有“曾经”含义的词语,排除“全部”、“先后”:第二个空中,“变迁”的意思是情况的变化转移,包含了文段中的“西迁”、“融合入汉族”等,而文段中这几种情况是并列关系,因此排除D:C项中,“一度”是指从前、曾经,“湮灭”指埋没、磨灭,两个词语都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C24、此题为混搭填空题。本题的突破口在于第二个空格。A项“轻描淡写”形容说话或写文章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B项“浮光掠影”比喻观察不细致,学习不深入,印象不深刻:C项“删繁就简”指删除繁杂部分,使其趋于简明:D项“浅尝辄止”指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由题干可知,第二个空格内填入的成语需要与前面“快餐、零碎式的浏览”形成对应,A、C明显不符合,予以排除。第一空中,“效法”指照着别人的做法去做,与“体验”不搭配,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B。25、此题为混搭填空题。多个词语的选词填空题适合采用排除法。先看第二空,A项“准备”与题干不符,前面提到的“收集资料、深入实地、写生采风”都是准备工作,不会“进而”再准备,A项排除:D项中的“筹划”是指为完成一件事情而谋划,题干中讲的是艺术家作画,“筹划”用在此处并不恰当,D项排除。再看第三个空,“研讨”是研究讨论的意思,一般用于学术问题,不符合文意,排除C。B项中,“一挥而就”是说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写字、写文章、画画快:“构思”是指写文章或制作艺术品时运用心思:“推敲”用来比喻做文章或做事时,反复琢磨、反复斟酌。这三个词语均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B。26、据提问知此题为中心理解题。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