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公务员考试历年真题省考公务员真题安徽公务员考试真题2008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西瓜

文档

14174

关注

0

好评

0
PDF

2008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阅读 461 下载 926 大小 734.86K 总页数 15 页 2023-05-20 分享
价格:¥ 1.00

热门文档

下载文档
/ 15
全屏查看
2008年安徽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参考答案及解析
还有 15 页未读 ,您可以 继续阅读 或 下载文档
1、本文档共计 15 页,下载后文档不带水印,支持完整阅读内容或进行编辑。
2、所有文档标识价格只是收集/整理所需费用,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版权归原作者或出版社所有,文档仅供阅读交流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阅读交流使用,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4、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版权等,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进行删除处理,联系QQ362527402。
2008年安徽公务员考试《行测》卷(解析)1、题目原数列本身为质数数列。故正确答案为C。2、本题为做差二级数列。原数列12142038(92)后项减去前项61854为等比数列故正确答案为D。3、根据题意为和数列。第1项+第2项=第4项:第2项+第3项=第5项。依次类推,故括号中的数字(即第7项)=第4项+第5项=13+15=28。故正确答案为B。4、原数列为递推数列。第1项=第2项×2-2=38×2-2第2项=第3项×2+2=18×2+2第3项=第4项×2-2=10×2-2:第4项=第5项×2+2=3×2十2:则4=(3×2-2故正确答案为D。5、奇数项:11、12、13、(人15为自然数列。偶数项:二级等差数列。原数列12182842后项减去前项101418为等差数列故正确答案为B。6、解析1:2c由前两个式子可得b=3,代入第三个式子可得c=或者-9,当c=时,a=4,b=6,c=-时,a=-4,b=-6。所以a+b+c=19或者a+b+c=-19。解析2:故正确答案为C。注释:a+b+c=19或-19,答案只给出了一种。2故正确答案为A。8、由题意:未婚共有:24-16=8人,其中未婚女性有:11-6=5人,故未婚男性有:8-5=3人。故正确答案为B。199、根据题意,因为3-1=9.5,所以19个空瓶换最多能喝9瓶可乐。也即该团有19+9=28人。故正确答案为D。10、由题意可知,每次操作后,酒精浓度变为原来的(1000-200)÷1000=0.8,故反复三次后浓度变为50%×0.8×0.8×0.8=25.6%。故正确答案为C。11、此题乍看上去是求9、6、7的最小公倍数的问题,但这里有一个关键词,即“每隔”,“每隔9天”也即“每10天”,所以此题实际上是求10、7、8的最小公倍数。10、7、8的最小公倍数是5×2×7×4=280.280÷7=40,所以下次相遇肯定还是星期二。故正确答案为C。12、6个连续自然数的和为141,则中间值为23.5,即第三项为23,则第一页为21日。故正确答案为B。13、由题意:设这个队胜了a场,平了b场,则3+b=19,a+b=14-5=9,解得a=5,所以这个队胜了5场。故正确答案为C。2214、设圆的半径为”,则正方形的面积为4,圆形的面积为2。故正确答案为B。15、总运费等于所运货物的吨数乘以所运的距离,要使总运费最少,就要使所运货物的吨数最少且所运的距离最短。因为丙仓库的货物最少,显然丙地的货物应向“甲、乙”方向运。假设丙的两吨货物运到乙仓库,此时乙仓库的货物是6吨大于甲仓库的货物吨数,所以应该把甲仓库的5吨运往乙仓库,因此选择乙仓库最省钱。故正确答案为B。注释:“非闭合运输集中”问题核心法则:在非闭合的路径上(包括线形、树形等,不包括环形)有多个“点”,每个点之间通过“路”来连通,每个“点”上有一定的货物,需要用优化的方法把货物集中到一个“点”上的时候,通过以下方式判断货物流通的方向:判断每条“路”的两侧的货物总重量,在这条“路”上一定是从轻的一侧流向重的一侧。16、本题考查实词词义侧重的辨析和语境搭配。“责备”指批评指摘:“推托”指借故拒绝:“推诿”指把责任推给别人:“谦让”指谦虚地不肯担任,不肯接受或不肯占先。根据上下文意思,遇到问题,谁也不承担责任,可知“推诿”符合语境。故正确答案为C。17、本题考查实词语境最佳选择。“食言”指违背诺言,失信:“失言”指无意中说出不该说的话:“逃避”指躲开不愿意或不敢接触的事物:“扯谎”指说谎。根据题意可知,空格内填入“食言”最为恰当。故正确答案为A。18、此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C选项中,“我们”正视的不应是“竞争助手大幅降价”,而是“竞争助手大幅降价的举措”,本句缺少宾语“举措”或“措施”。故正确答案为C。19、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A项句式杂糅,“关键在于”、“起基础作用”两个同义句式杂糅在一起,也就造成了成分的多余。A句可改为:“如何才能先富起来呢?关键在于知识。”或者“如何才能先富起来呢?知识起决定性作用。”故正确答案为A。20、此题考查歧义辨析的能力。D项中,“小李”的指代不明,容易引起歧义。可以理解为“我对小王了解,但对小李不大了解”,也可以理解为“我了解小王,而小李就不大了解小王”。故正确答案为D。21、此题考查歧义辨析的能力。A项“新来的”修饰的对象不明确,可以修饰“市长”也可以修饰“秘书”:C项属于词性不同引起的歧义,“热”可作动词也可作形容词:D项属于词语的多重含义引起的歧义,“走”可以理解为“离开”,也可以理解为“走路”。故正确答案为B。22、此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A选项结构混乱,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如何了呢?作者没有再说下去,却用“公平竞争”另起一句,可在“建立”前加上“在”,把这句话变为状语:C选项的副词运用错误,“时”应改为“后”:D选项的中心语与补语搭配不当,打扫得“干干净净”可以,不能“整整齐齐”。故正确答案为B。23、此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D选项中,“群众反应”后缺少一个必要的“的”字,“群众反映的”作为“较大问题”的定语。缺少“的”,句子就会产生歧义,变为“市物价局对群众反映问题”,而不是“对问题进行检查”。故正确答案为D。24、此题考查辨析病句的能力。C选项中“也”和“即”重复使用,故C选项存在语病。故正确答案为C。25、此题考查病句辨析的能力。A选项中,主语和宾语搭配不当,“歙砚”不能是“文房四宝”,只能是“文房四宝之一”故正确答案为A。26、本题是考查语句填空。根据“使我们在任何时候、任何条件下都不会失去信心和追求”这句话,显然是乐观主义的价值取向。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横线后面的文字并未涉及对“乐观主义”和“悲观主义”的评价与比较,B、C、D选项均不合适。故正确答案为A。27、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是中心理解题。注意本题的问法“直接”支持的观点,也就是说本段文字可以作为以下哪个观点的论据。“离婚男性的自杀率为有配偶者的8倍,离婚女性自杀率为有配偶者的4倍。”,可见“鳏寡孤独是造成日本老人自杀的一个重要原因”。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A、B、D选项均需要由材料进一步推导,不能直接、充分地支持其观点。故正确答案为C。28、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此题为中心理解题。本段的第一句“尼龙的强度,比棉花高两三倍,比羊毛高四五倍”是主旨句,后面是具体举例阐述尼龙的强度。故正确答案为A。29、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为细节判断题。本段文字是说石油不断涨价,一些国家正在试图把“汽油车”改为“乙醇汽油车”,所以A项的理解正确:B具有很强的干扰性,酒精在汽车燃油方面可替代汽油,但是是否能“完全替代”从本文推断不出,故不选:C选项的错误是以偏概全,并非所有植物都能制成酒精:D属于无中生有,文中未提及巴西的污染情况。故正确答案为A。30、根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是中心理解题。本段文字先说“玩家可以在游戏中控制整个世界…成为一名英雄”,最后说“他并没有真的输掉或赢得什么东西”,说明这段文字是对“游戏让人们不付出代价,轻松地满足成就感”这一观点的论证。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D。A项表述过于绝对:B项属于强干扰项,本材料仅描述游戏中(欲望世界)的状态,并未对真实世界和欲望世界做比较,所以不准确:C项在文中并没有体现。故正确答案为D。31、据提问可知此题是中心理解题。本段文字论述的是“在一些看似深刻的关于人的认识中不免存在着基于表面化或主观化的观点”的原因。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A、B项显然不是本段文字主要论证的观点:D项具有很强的干扰性,文中说“角色的影响”会“产生主观化或表面化认识”,说明“角色的影响”是“产生主观化或表面化认识”的充分条件,“避免角色的影响”是否“对社会中的人有更客观深刻的了解”存在不确定性,D项错误。故正确答案为C。32、据提问可知此题属于标题选择题。本题的主要内容是说瑞士人很富有,但并不买豪华的东西,这是富裕的瑞士人的生活,而且这种现象在瑞士很普遍,所以用“富裕的瑞士人”最恰当。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C。题干提到的手表、汽车都是瑞士人富裕的表现,A、B均不全面,排除:D项为干扰项,材料重点说的是瑞士人的消费、生活方式,并不是“时尚”。故正确答案为C。33、据提问方式可知本题属于中心理解题。文段先论述了森林具有的多种功能,“对保护人类生态环境起着决定性的和不可替代的作用”,接着引用专家的研究结果来说明保护森林的重要性,“决定性和不可替代”就是说我们要保护森林。因此,结合选项应该选择A。文段谈论的主要对象是森林而非水源,排除B:文段讨论的主体一一森林,只是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并非全部生态环境,C项过度拓展,排除C:文段中只提到了森林可以“调节气候、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只讲了森林对水的重要性,没有讲到水对森林重要性,不能说是水和森林的依存关系,排除D。故正确答案为A。34、根据提问标志词“正确”可知考查细节判断。
文档评分
    请如实的对该文档进行评分
  • 0
发表评论
返回顶部